2025年08月28日 农历乙巳年 (蛇)年 七月初六
推进前列腺癌诊疗同质化,四川启动2025“前程质远”省级质控项目
发布时间:2025-08-26

四川正以“同质化”为核心策略推进前列腺癌规范化诊疗,旨在让基层患者享受与中心城市同等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早日实现,近日,“2025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前程质远质控项目”)一省级质控能力提升会议”在内江市召开。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前列腺癌规范化诊疗、分期诊断以及多学科协作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见证并推动我国前列腺癌诊疗事业迈向新高度。

前列腺癌跃居癌症发病率第九位过半患者确诊即晚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兼前列腺疾病研究室主任董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兼前列腺疾病研究室主任 董强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已位列中国男性癌症发病率第九位,并呈现快速且持续的上升趋势。更严峻的是,超50%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转移。老龄化加速、健康意识不足及PSA筛查普及率低是三大主因。同时,各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让诊疗能力差距显著。因此,推动前列腺癌的规范化诊疗、加强前列腺癌的质控工作是推动前列腺癌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前列腺癌过半患者确诊即晚期,因此实行分阶段、全程化规范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据了解,这种全程化管理主要涵盖几个核心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管理重点和目标,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目标核心是根治性治疗并保障生活质量;对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关键是延缓进展转移,研究证实将PSA持续控制在<0.2ng/ml可显著降低进展风险58%和死亡风险80%,因此PSA达标(<0.2ng/ml) 是重点;而针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目标则是延长生存期、延缓其进展为mCRPC并改善生活质量,尤其需控制骨转移症状和预防骨相关事件。

‘前程质远质控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正是推动这种全程化、分阶段的规范化管理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实践,并建立相应的标准流程和质量控制指标。对此,四川省质控中心推出专项方案:一方面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医院的前列腺癌诊疗标准化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华西医院等“国家队”牵头帮扶,推动县级医院向省级标准渐进式靠拢。“同质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梯度推进的过程。”董强说。

董强建议:50岁以上男性应将PSA检测纳入年度体检,家族史人群筛查年龄需提前至45岁,携带BRCA2等基因突变者甚至需提前至40岁。“早筛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

前列腺癌纳入国考倒逼诊疗质控升级

四川多学科协同破解基层诊断困境

据了解,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正式发布,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国家癌症中心关于印发第一批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名单及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中心办发〔2023〕2号)》,遴选出66家医院作为第一批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为推动全国质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廖洪教授

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廖洪教授解释说,这说明前列腺癌防治已上升至国家医疗质量核心考核层面——2024年起,包含前列腺癌在内的十大癌种六大指标正式纳入“国考”体系,权重达20分,倒逼各级医院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

廖洪说,目前,前列腺癌面临着三大困境:早诊率低——我国超50%患者初诊时已转移,五年生存率(69.2%)较欧美(>97%)差距显著;诊断能力断层——90%基层医院缺乏核医学科,无法开展骨扫描等转移灶精准检测;治疗方案碎片化——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单科作战”现象,违背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原则。针对现状,四川省采取双轨并进策略:在省级层面建立肿瘤质控智能系统,将17个癌种质控标准嵌入医院HIS系统,实时弹窗提醒医生完善分期诊断、靶向检测等关键环节;同步组建省-市-县三级MDT团队,由省肿瘤医院牵头培训基层医生掌握前列腺癌“防筛诊治康”全流程管理。

随着“前程质远质控项目”全国省级质控四川站正式落地,一幅覆盖全国的前列腺癌质控水平提升蓝图正徐徐展开。‘前程质远质控项目’将通过三年分阶段实施,项目将以重点目标省份为强链接,扩大范围带动地市,实现地市三甲医院的临床可及,从而构建全国、省、市三级质控体系,推动地市三甲医院的多学科规范化水平提升,力争实现省级单位与地市三甲医院的有效融合和协作。

作者:喻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