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农历乙巳年 (蛇)年 七月初六
省级继教项目“护理感控管理交流暨干眼专科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爱迪眼科开课
发布时间:2025-08-25

8月23日,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护理感控管理交流会暨干眼专科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的护理专家、感控专家、干眼诊疗专家为培训班带来了12个课题,吸引了线上线下万余人次参会。

继教升级:推动护理感控学科高质量发展

据成都爱迪眼科医院CEO张游教授致辞介绍,本次交流、培训是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举办的第四届护理感控培训学习班,本届成功升级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旨在促进我省眼科护理、感控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提高护理感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感控管理人才,推动护理、感控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次交流、培训授课专家大都来自临床一线,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学科护士长、主任护师曾继红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蒋文春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部及预防保健部部长、医务部部长郭华主任技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主任护师刘燕教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麻醉学博士尹泓教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感控部主任蔡忠敏副主任护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干眼门诊徐宏亮主任等专家紧紧围绕护理温度、护理质量以及干眼诊疗、感染控制等主题,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共享管理与临床工作的智慧结晶,提供极具现实应用价值的指导。

授课专家:医疗品质并非医生的独角戏

据了解,本次交流、培训共设计了12个课题。曾继红教授的《眼科病房护理质控组织与实施》、郭华教授的《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吴茜的《干眼实践操作》等课题,紧紧围绕在眼病治疗中的护理和感控管理,精准培训,力求让学员们通过培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能,科学控制感染。

授课专家蔡忠敏教授在课题《眼科病房的院感防控策略》中强调,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与确保患者安全并非医生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医疗、护理、感控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只有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服务患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专家共识:干眼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干眼专家徐宏亮主任在课题《用慢病管理为干眼治疗赋能》中特别指出,目前,干眼症已成为继近视后的重要眼健康问题。《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将干眼定义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需长期治疗。干眼发生的核心机制就是炎症,干眼和炎症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看似“不起眼”的干眼却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对眼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或导致失明。因此,了解干眼症、积极预防,以及寻求合适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在全专联盟模式下做好社区干眼门诊建设?来自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干眼门诊一线专家马志英主任在授课中指出,作为一种慢性病,干眼需要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治疗,中重度患者平均治疗周期为6-12个月,重度患者治疗会达到48个月甚至更长。在长时间治疗过程中,社区门诊作用不可小觑,规范诊治、有效诊治,掌握并推广优秀经验是推动干眼诊疗向前发展的关键。她呼吁通过全专联盟模式,推动专家下沉指导,通过“检查→干预→随访”模式,开展干眼防治知识普及,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能力。

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护理部主任代红玲在课题《干眼患者的心理干预》中特别强调,干眼症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痛苦,需要理解和关爱,帮助其保持好心情,因为好心情有时是改善干眼症的“良药”。

学员反响: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中极具指导价值

据了解,本次省级继教医学教育项目由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主办,成都市青羊区眼科质控中心、成都市青羊区眼科全专联盟协办。参培学员授予省级继教医学教育I类学分3分。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课题覆盖了眼科护理/感控管理、服务温度、人才培养,以及干眼症的诊断治疗、感染控制、门诊服务建设等关键领域。授课专家深入浅出地交流与分享,赢得线上线下万余人次参会学员的一致好评。学员们纷纷表示,专家对干眼护理及感染控制内容进行了详尽讲解,在临床工作中极具指导价值。

(文图:青羊区眼科质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