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一生病,就会想到一个群体——医师,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生命的守护者——白衣天使!把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托付的人,该是怎样练就的本事?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让我带你领略一个权威专业医师的成长之路。
从考进医科院校,到晋升高级职称,一名医师的成长,要经历学校学历教育和实践职称晋升各种严苛条件要求,仅基本年限就长达20年以上,每年还有行业的“继续教育”和“公需科目”学习的硬性要求,每年的各种工作量和德能勤绩考核必须合格以上,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你的生命安全,医师的技能提升从未停止,医德修炼不敢怠慢,用一生的付出,只为值得你生命的托付!
第一步:医学基础教育(约5~8年)
1. 考入医学院校,本科多为5年制
通过高考进入本科医学院校,很多院校按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等类别设立院系,学制通常为5年,核心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流行病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临床或公卫专业课程。
期间,临床医学学生在通过本科阶段课程学习后,安排进入临床见习,还不是实习,只能接触患者,观察临床老师的诊疗过程。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公共卫生专业学生,都只有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才进入实习阶段,跟师实践学习,还不能脱离带教老师单独行使医师权,这个时间多数为8个月左右。
2. 攻读硕士/博士(可选但重要)3~4年
就目前的社会实践来看,若想进入三甲医院或科研岗位,硕士是基本门槛,博士更具竞争力。学制3~4年,侧重临床或公卫领域的技能提升或科研能力培养,需完成课题研究并发表论文。
第二步:考取执业资格,成为“合法医师” 1年
本科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通过后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资格证到手后,需在医疗机构注册,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明确执业范围,临床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五官科、皮肤科、传染病科,公卫如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食品卫生、应急防控、慢性病防控等等,方可独立从事实际工作。
第三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3年
2015年起,全国推行规培制度:本科/硕士毕业后需进入规培基地,在各科业务科室轮转,接受标准化培训。
培训结束通过考核,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是进入大医院就业或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第四步:职称晋级(以临床医师为例)
1. 初级职称(住院医师)1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具备初级执业医师资格,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实践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2. 晋升中级职称(主治医师)4年
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经执业医师注册,并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本科满4年/硕士满2年/博士毕业从事医疗执业活动当年,可参加主治医师资格考试。晋升后可独立值夜班、主持普通门诊、带领下级医师工作,是临床工作的骨干力量。
3. 晋升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5年
条件:主治医师任职满5年(博士可缩短至2~3年),通过副高职称考试(更侧重临床决策和疑难病例处理)。
核心要求:能独立处理复杂病例,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带教规培生/进修医生); 在科研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如SCI论文或核心期刊多篇),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可能需要完成新技术引进或专利;通过答辩(展示临床成果、科研贡献),另还有对口支援、进修学习等系列经历要求。
4. 晋升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5年
条件:副主任医师任职满5年,是医生职业的最高职称,代表行业内的权威水平。
核心要求:能解决本专业疑难重症,在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承担重大医疗任务(如会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在科研上: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如顶刊SCI),可能参与教材编写或担任学术期刊编委; 在教学上:培养研究生,指导下级医师,推动学科发展。
从高级职称开始,各种条件严苛且繁多,以上只是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更具体的要求........此处省略N多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种成功都不是清风吹来的。医师,更是一个从头学习到老的职业,作为普通人群的老百姓或者一名患者,有必要了解医师的成长之路,了解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医学未解之谜,明白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百分百治愈,主动学习一些健康防病知识,防患于未然,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是缓解医患矛盾、实现全民健康的有力保证。
作者: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余桂群